|
|
|
|
 |
|
|
邱楚莲 |
|
|
|
 |
新闻详细信息 |
 |
|
|
|
一个艺术家的美丽与力量 时间:2010-12-30 9:56:24 点击次数:7556 |
文/周小娅
女画家邱楚莲是个旗袍灼灼的女子,哈,眼前一亮!
说这个旗袍女子的美丽,首先向大家呈现这么一个美的画境——一池春水,莲荷盈盈。池旁,美女沉睡。她黑发如瀑,肤若凝脂,衣是霓裳,貌似天仙……这是楚莲的一幅题为《睡美人》的画作。凡来到她画室的人,无不在这幅画前徘徊留连,猜度着作品与作者的关系。我也不能免俗,一边惊呼好美啊,一边问楚莲,这是你的自画像吗?
说一个旗袍女子的力量,怎么讲?而楚莲,在我看来,又实实在在是力量型的。这个力,当然不是大力水手的力,而是人格力量,即努力、尽力、能力、魅力……
旗袍女子的前身是潮州穷山沟的小姑娘。
所幸,小姑娘爱读书,还爱画画。课本的空白处,作业本的背面,家里的墙,到处都成了她的“画本”;家人乡亲、猫猫狗狗、萝卜白菜、树上的果子都是她的“模特”。这个不寻常小姑娘,是这片贫瘠土地上一枝独秀!
所幸,少年楚莲进了职高美术班,由于离家太远,邱楚莲在学校住宿。每晚,她一个人在学校画室画画,经常通宵达旦。一个小女孩,在偌大的画室,伴着死人骷髅教具和深夜的狗吠苦学苦画,意志力就是这么练成的。
所幸,她是家乡山村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女娃,在广州大学美术系这个殿堂,她特别用功,依然是学校清静画室里的守望者。她也特别节俭,常常只吃豆腐青菜,心里时刻惦着在田野里劳作的父母。
所幸,能画画她已经非常满足!
1994年,邱楚莲大学毕业。她收拾着简单的行囊,那几十幅习作怎么也舍不得扔,她小心翼翼把它们装进了包里。邱楚莲当然不会想到,这些作品将是她日后走向成功的“第一桶金”!
落脚惠州,她热爱西湖,陶醉于西湖的美景,有一天,她偶尔踢起来一颗石子撞开了一扇金色之门,那就是——开画苑!身无分文,好不容易借到3000元,小女子摇身一变成“邱老板”。可是,经营什么呢?初始,她并没有目标,人坐在店里了,她才灵机一动,包包里不是还卷着一捆自己的画么?说干就干,买来图钉,一时间小店琳琅满目。于是,她一边卖画一边画画,“生存”二字大过天,她的画,一千卖,一百也卖,不出一个月,墙上的画都化作小鸟愉快地飞离而去,她更是乐并累着,常常为了完成顾客的急件画通宵。渐渐地名声在外了,年轻的楚莲也顺利地掘到一小桶金。终于,有记者发现了这个努力打拼的小丫头,不久,《开画苑的女大学生》一文,登载在《惠州晚报》、《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
邱楚莲从1994年8月在惠州西子湖畔创建“中国名家诗书画苑”到2006年12月创办“朝京门美术馆”,她站到了一个又一个立足惠州放眼世界的平台,这需要怎样的胆识和气魄!是啊,邱楚莲的眼光已越过了西湖四周的群峰,她决心走出一条以画养画的路子。
果然,邱楚莲的书画经营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名人政要以及大批来自于港澳台、东南亚、日本、加拿大、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人士。很多时候,邱楚莲当场作画,外国友人驻足欣赏。刚作完画就有人议价、出价、成交。十多年来,她集绘画、收藏、鉴别、经纪人为一身,既画作甚丰,又成功地走向了市场!
古往今来,艺术家往往是贫困寒酸的代名词,邱楚莲要让艺术家们来一个“转运”。为此,她身体力行,进行长期的努力和探索,她把经营画苑和美术馆当作文化产业来耕耘。特别是经营朝京门美术馆期间,每月都举办一场高水平的书画艺术展览,举办名家作品拍卖,邀请惠州及全国知名艺术家到此创作、展出作品。她还介绍一些名家的作品、本地一些画家的作品走出了国门。事实上,她已经成为惠州文化繁荣的带头人。
工作中的楚莲从来都是拼命三郎,别人是8小时工作制,她是16小时工作制。这些年,她忙于艺术市场的工作,但从未停止艺术追求,一旦有时间,她便研墨舒纸,沉浸于水晕墨章烟云丘壑之间……
著名国画大师林墉先生很器重楚莲,他评楚莲的画:“不在惊人,只在感人,笔笔画去,几分秀美,几分端正,大度可爱,细嫩柔实。”
艺术市场,长袖善舞;莲荷盈盈,美人如月……
我止不住心中艳羡,这个旗袍女子啊!
|
|
 |
|
 |
|